前文說過媒體愛用「M型社會」作新聞已經到了一個極致。當然不能放過這一波的物價上揚。
俗話說的好,「物價上揚=民不聊生」,而這又是誰之過呢?
如果你腦中的第一個答案是「政府(阿扁)的錯」,那麼恭喜你,你被洗腦的很嚴重。 XD
說實在的,先不論薪水族的荷包是否成長,首先應該看的是物價為何會大漲?
石油
最大的元兇自然是石油的上漲,石油最近走勢強勁,一路昇破每桶80美元大關,眾所周知,石油是工業之母,現代人的通勤、貨物的運輸幾乎全仰賴石油,石油這兩年來不斷往上走揚,甚至被預期將突破一百美元不可思議的高價,而所有的原物料從生產、製造到送到消費者手中,在在都需要用到石油,也因此要論物價全面上漲,石油當然是最大的元兇。
更要命的是,儘管石油短期走勢,其實與中東產油國與美國關係,產油國的政策跟預期原油上漲的心理,造成油價的波動,但是長期以來,「石油即將用完」才是引發石油長期不斷走揚的原因。
解決方案: 除非替代石化燃料的幾種方案,例如太陽能、風能、潮流能、核融合技術或甲烷水合物實用化,否則只要人類還仰賴石油的一天,那麼物價就會不停漲下去。
這不是因為物價現在太貴,而是因為過去太過便宜了。
小麥
小麥,也就是麵粉的原料,今年的價格仍然屢破新高,至今沒有走歇的傾向。
小麥是世界第二大的農業作物(第一名是玉米,但是玉米主要供給牲畜食用),也是人類最主要的主食品,因為需求量相當穩定,所以決定價格的主要因素,在於小麥的產量是否符合預期,是否供過於求。而今年很不幸的,剛好是供給量偏低的一年。
無論是歐盟或美國的氣候不佳,澳洲適逢大旱造成小麥產量嚴重下修,在今年的小麥供給量嚴重下滑的情況下,麵粉價格的飆漲也就成為再自然不過的事。更有甚者,各國現在紛紛進行搶糧,如果產量再下修,那麼恐怕很多人想吃麵粉都吃不到。
解決辦法: 小麥的供給量大減,一般預測雖然與這幾年的全球性氣候變異有關,但是應該不會是長期現象。小麥與原油不同,原油一旦用完就無法再生,但是小麥是日復一日的農作物,就算短缺,也會是暫時性的,小麥並不是很難養的作物,對於氣候跟技術的要求都不高,今年小麥的價格上漲,造成農民會捨棄其他主要作物改種小麥(例如黃豆、玉米),因此,有專家預估,在需求未變的情況下,明年的小麥恐怕價格會快速下沉。
至於因為改種小麥,被取而代之的黃豆、玉米價格短期性的走揚,也是附隨的現象而已。
至少我們還有稻米可以吃,俗話說的好,「華人就是應該吃飯」 XD
總歸一句,這一波的物價上漲,原油的價格恐怕是長期走揚定了,但是麵粉的漲價只是短期現象,目前沒有任何的報告指稱小麥會持續性的上漲,但是最重要的是,原物料的上漲是全球性的因素,雖然我們總覺得總統呼風喚雨(如果真的可以呼風喚雨的話,小麥就不會漲得那麼兇了 XD),但是很遺憾,如果物價上漲代表苦日子的來臨,那麼也是全球人民一起承擔。
老實說,當「為什麼原物料大漲」這個問題在腦中浮現的時候,任何像我一樣的門外漢,只要打幾個關鍵字,就可以在網路上得到滿意的答案。(或者是你可以花一分鐘看到這裡不專業但大致正確的整理),但是有多少人會去思考,而大眾媒體(而非專業的財經報導)是否有告訴我們這些呢?
6 則留言:
大豆大大
恭喜入圍藍眼
已投你一票
加油唷
謝謝您哦 xd
我不知道有入圍藍眼耶~~
在全球以美元為本的時代,
漲的不是物價,
只是跌的是美元
美元狂跌,台幣對美元更跌
所以物價上漲
那台幣為什麼對美元跌
因為利率
當時美元利率5.25% 台幣只有2%
現在美元利率一降就是0.5% 台幣小升0.125%
結果 台幣狂漲....從33.5 到32.6
前一陣子阿扁講話了 台幣就漲了
沒幾天就跌回去了
所以 高官們都知道問題在那裏
好不容易美國降息
高官們不降息反而升息
為什麼
因為物價
為了拼股市 拼房市
該升的息不升
結果引了來大怪獸
物價
現在台幣開始升了
可是已經漲的物價呢
會降嗎
為了從玉米中提煉出酒精 也就是以此為替代能源 玉米因此就被消耗了不少 來自吃玉米所飼養出的肉品成本也跟著提高
如您所提到的過去物價其實是偏低的 但是隨著石油用量已過一半 石油只會越來越貴 再加上中國大陸 印度的發展 來瓜分石油的人口也只會更多不會更少
不知道將來替代能源是否能馬上替補石油 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在這段時間物價越來越高是可以預見的
您們兩位的看法都很有見地,大豆受教了。
中國大陸的問題我知道,可是我不敢說,因為中國人民經濟發展起來,是他們的自由與幸福,縱然知道隨之而來的可能是全世界的能源危機,但是先進國家使用了幾十年的石油,總不能怪罪新興中國十億人「造成」能源危機吧。 xd
大豆兄您好!
從《去你的M型社會》開始一路拜讀下來,大豆兄的文筆及見解真是令我感到驚嘆!
小弟我有幸能與您結交一下嗎?
雖然大家都希望替代能源能儘速出來取代石油,但是小弟不成熟的看法是,在全球石油消耗掉80%,成熟的替代能源應該是不會面市的。
為什麼呢?我個人認為,還是利益的問題。我相信,各式替代能源的研究都在大力進行中,但是即使有成果,短時間內也不會全面上市使用,因為石油上漲,對能源公司而言是獲利的好機會,這就像當初愛迪生發明了電燈,而煤氣公司第一個想法就是將專利買過來放著而先不推廣是相同的。
一定要到石油的利益被榨取得差不多了,替代能源才會突然以成熟的姿態面市。再不然,就是要有大力的競爭對手出現。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