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7日
我為什麼不離開PTT?
身為一個重度的PTT使用者,不知道怎地一直沒有在部落格裡提到PTT這個詞,大概是因為太貼接生活,反而不知道如何提起吧。
直到看見了 從PTT開始離開 這篇文章之後有些感觸。
回頭一查,自己是從2002年開始上PTT的,我不是台大的學生,因此從故鄉的北極星(這樣有人知道我是念哪的吧 XDD ) 轉到PTT,看著PTT從幾千人的線上人數,直到上萬人的滿水位時期(經常性的因為系統負荷太高而當機),最近隨著系統的更新,於是PTT的線上人數一下子突破了十萬人的水平。 (而且常當機的問題也解決了) PTT的使用者愈來愈多,年齡層的分布也愈來愈廣,文章的平均素質也有向下的趨勢,這些現況是事實,而前文的作者也深有感觸。
但是,我跟他不同,我不會離開PTT。
如果你是一個常常上網,常常聽見PTT(或「批踢踢實業坊」),但是又從來沒使用過PTT的網路使用者,當然我們要先作一下基礎背景介紹:
PTT是一種「電子佈告欄」,簡單的說,就是網路論壇,如果你有特別的興趣,常上3C或是美容論壇的話,大概會知道論壇是什麼樣的東西,大體來說,現在網路上主流的論壇,是架構在PHP-BB或XOOPS上(當然我有架一個JOOMLA!網站,不過沒啥人聽過我就不提了),撇開專有名詞不談,這些論壇有以下幾個特點。
1、需要註冊ID,雖然沒有很嚴格的身份認證,但是大體上需要註冊後才能發言(發表文章或回應文章)
2、一個論壇通常有特定的主題(例如mobile01是3c資訊,itry是女性試用品等等),主題下再分門別類,討論者需找到個別的討論區塊發文。
3、視情況可以上傳圖片(或是引語法貼圖)或影片,或是可愛的表情符號。
4、會員彼此可以互傳訊息聊天
PTT大體上也是這樣,但是在程式上卻有一個關鍵的差異。
PTT是使用telnet程式連線的BBS,不能用瀏覽器(IE、Firefox、Opera之類的)直接觀看。
最重要的特色,在於PTT沒有圖片,除了彩色,可以說完全是純文字的瀏覽。
當然,這是優點,也是缺點。從缺點上而言,PTT對於習慣視覺化瀏覽網頁的朋友而言,它的畫面單調而乏味,但是優點就是,去除了圖片之後的瀏覽文章過程,變得非常地......快速。
是的,即時而快速,這就是PTT之所以與眾不同之處。
PTT 的熱門版面通常有幾百數千個人同時在線上,例如我在MOBILE01上問一個問題,可能要等上一個小時才會有人回應。但是只要在PTT上問,一分鐘內就會有四五個回應......當然有好有壞。
PTT 最讓人激賞的,是一個擁有幾百萬潛在使用者的架構,PTT不比一般的論壇,它的討論區有沒有上萬區我不知道,但是幾千個「板面」大概是一點問題都沒有,換句話說,你幾乎找不到任何不適合在PTT上面討論的問題; 也很難發現你的哪一個疑問在PTT上沒有被人討論過,多虧了PTT方便而快速的發文回文機制(當然還有推文),每天成千上萬的文章湧入PTT,其中99%的文章對你而言或許沒有任何用處......而那1%卻有用的很。而這些文章,既不是PTT的站長可以掌握,也不是他們促使而來的,這些文章有很大部分,是出自於不帶任何目的的真實。而這正是網友們的可貴之處。
PTT 沒有炫麗的美術設計網頁(它根本不是網頁),而過度開發的使用者也使得討論區的品質受到很大程度的干擾。可是每當大豆要找任何的第一手資訊、經驗分享,PTT 永遠是我優先考慮的地方。至於那些不理性的謾罵叫囂......算了,別說PTT了,網路上,甚至是電腦外的世界也是屢見不鮮了不是嗎?
我一直覺得,因為有著PTT,台灣的網路使用者是幸福的。 許多的網路用語始於PTT(所以我們也是最早知道的一群人); PTT的棒球板討論與外電比起電視媒體準確而專業; PTT 使用者曾經打過的幾場戰役幾乎改變了台灣; 身為一個重度的PTT使用者,我以此為榮。
我早已離開學生生活很久、很久,但是只要PTT 存在的一天,我就不會離開它吧。
PS: 如果有朋友看完這篇以後也對PTT很心動想一探究竟,留個言我就會寫教學哦~~~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4 則留言:
大豆,您好!
顯然我是沒跟上PTT時代的人:P,後來常聽人提起PTT,也開始學著使用BBS。說實在話,我也從PTT得到許多有用資訊。
但是…但是…我真的不喜歡用BBS…也一直不懂為什麼大家這麼喜歡用?常常我得閱讀一大串的東西,才可能找到一點點我想要的資訊。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覺得除非我時間太多,不然PTT不是我的第一選擇~
所以在搜尋資訊時,google還是我最喜歡的好夥伴~即便它的訊息不如PTT多,但是我很方便使用,也很容易找到我需要的東西~
一點小小的意見。抱歉,好像沒留言讓您「教學」機會哩~
我要說得是...其實用Web也可以獲得PTT資訊的,所以用Firefox、IE也可以直接獲得來自PTT上面的資料,用google也可以搜尋得到,所以PTT跟web之間的資料分隔並沒有那麼的開。只是用Telnet的操作介面,要比Web的方式要快得多,而且也能夠回文就是了。
不才認為,採用Telnet跟Web之間最大的差別,在於操作介面,使用鍵盤的操作介面也許一開始會需要比較長的學習曲線,但是一旦習慣鍵盤的操作方式以後,這個瀏覽的速度就可以產生非常大的差別!
hi,大豆!!
我很認同你對批踢踢的想法,如果只因為小白的言論而離開的話有點因噎廢食的感覺,俗話說得好「樹大有枯枝、人多有白痴」使用者人數增加的情況下,平均水準下滑是預料中的事,不過題外話,firefox有PCMan Plug-in,其實是可以用火狐上批踢踢的XD
dear lynn:
其實BBS有一個交友的功能,這個我不常用,但是對有些使用者而言會是很重要的部分(閒話休提)
我覺得PTT的優點是「快」、「即時」,比方說你要知道球賽最「新」的比數,就算直接上官方轉播網站,也沒有PTT上的速度快。(當然能打開電視看的話更快)。例如你看電視節目,例如「超級星光大道」之類的,在節目播出的同時,你就可以得知許多網友的最新感想,這都是google比不上的。
當然,就完整性而言,大豆覺得會放在web上的文章,撇開論壇的回文不談,性質是「比較完整」的,但是因為完整,所以感覺上有包裝,比較不「真實」。
兩種資訊管道我覺得是互補的。
dear derek:
我同意您的看法,包括我的部落格右上方的搜尋列,就可以直接搜尋PTT的相關文章。
但是速度上差很多就是了。
dear 小杜:
我目前用pcman ping-in比較多,但是感覺起來還是專用的pcman比較好用啦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