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巴梭坡碉樓群
丹巴縣位於川西高原,四川省甘孜州的東部,距成都350公里,這裡最有名的就是「碉樓」,被稱為「千碉王國」。這些碉樓主要集中在大渡河河谷兩岸,數十座碉樓連綿起伏,形成蔚為壯觀的碉樓群。丹巴梭坡鄉境內的碉樓是世界上最集中的古碉群,共84座,堪稱碉樓博物館。
碉樓一般建於沿河谷高山或半坡有耕地和水源的地方,結合地形,利用有限的平台,用石頭築成平頂。一般分成二層或三層,上層堆放糧食,中層可以住人,下層圈養牲畜。高的可有十三層,達十餘丈,稱為碉。
碉樓由羌族專門的砌石匠修建,原料為亂石,用泥土粘合,不繪圖,全憑經驗,信手砌成。
牆面能光滑平整,不留縫隙,其堅固程度則可在川西這個地震多發區聳立數十年甚至數百年,經曆數次地震仍然巍然屹立,有的已偏倚卻不倒,有的彎曲為弓,自成風景。
碉樓的傳說:很久以前,大渡河河谷之中有兇猛的妖魔,專門攝取男童的靈魂,為了保佑孩子成長,誰家生了男孩,便要修築高碉,以抵御妖魔。
孩子每長一歲,高碉就要加修一層,而且要打煉一坨毛鐵。孩子長到18歲的時候,碉樓修到了十八層,毛鐵也打煉成了鋼刀,此時將鋼刀賜予男孩作成人禮物,鼓勵他勇敢戰鬥,克敵降妖。
數百年的修建沿襲,讓這一片大山深處的桃源成為了現今壯觀的碉樓群。
丹巴甲居藏寨
甲居藏寨位於甘孜州丹巴縣境內,距離縣城約8公里,是極具嘉絨藏族特色的藏民居村寨。
“甲居”在藏語是百戶人家的意思,寨如其名,在相對高差近千米的山坡上,一幢幢藏式樓房灑落在綠樹叢中,星羅棋布,襯以裊裊的炊煙、叢叢的桃花,顯得恬靜別緻。寨內一般每戶一樓,寨樓坐北朝南,均為木石結構。木質構架部分和屋簷均為紅色,牆體刷白色或原色與白色相間。而每年春節前夕,主人們會依照傳統習俗,以當地的“白泥巴”為主要原料,精心涂染寨樓牆面,使整個藏寨披上了潔白的盛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