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6日

要主權,還是要利益?

有很多朋友跟我反應,他們說這件事完全是日本的錯,兩國相爭,怎麼能夠「不挺自己人」、「不愛國」呢?

愛國,愛國,多少罪惡假汝之名以行之。

最會鼓吹人民愛國,要人民不惜一戰的政客們,總是躲在安穩的後方,喝著咖啡半躺在沙發上,然後高喊「我們要愛國」但是一個人究竟該相信真理,還是用「愛國」兩字遮著自己理智的眼睛?

釣魚台沒有人居住,因此打從一開始就沒有住民自決的問題。

釣魚台的歸屬主權沒有是非,只有國家利益的爭取。

我不是說台灣無權聲稱釣魚台的主權,台灣當然有權,日本也有權。
可是目前現在當下誰有能力掌控釣魚台,誰就應該實質擁有釣魚台的主權,
很遺憾的,並不是台灣。

如果日本一夕之間把所有掌控釣魚台的力量退出,那麼可以實質掌控釣魚台的
就是下一個擁有釣魚台主權的國家,但那是不是台灣還是個未知數。

釣魚台有豐富的資源,當然值得爭取,可是國際間的爭端,尤其是他國也宣稱
擁有釣魚台的主權時,爭奪,必須付出代價。

而這個代價,是值得用什麼去換來的,這就是重點。

假設,釣魚台的油源跟漁業資源等等,所帶來的利益是鉅大的A。

台灣為了追求得到A所付出的「成本」,小於A才值得追求,大於A就不值得。
而什麼是大於A的情況? 就是付出以非金錢能夠交易的代價時,換句話說,就是人命。
而付出的方法,就是戰爭。

國家成立的目的,不是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而存在,而是為了保護人民而存在。
如果違背了保護人民的承諾,就算得到再多的利益,也違反了國家成立的根本價值。

我支持,台灣在合法、合情、合理的情況下,追求釣魚台資源的利益,當然是要在付
出代價小於A的情況之下,能夠爭取當然爭取。
即使放棄對釣魚台的「主權」也在所不惜,因為從頭到尾根本沒人在乎釣魚台的主權,
我們只關心「利益」而已。

而只要為了這塊石頭損失哪怕一個人的生命,這個國家就沒有存在的價值。

3 則留言:

Weijack 提到...

對於格主許多見解一直相當佩服,例如不應該以愛國來鼓動以及媒體一貫搧風點火的不專業報導等等。不過釣魚台這件事情我想補充一些意見。

大豆您說:
"釣魚台的歸屬主權沒有是非,只有國家利益的爭取。"
這跟您前兩段的一句話就有相當的矛盾:
"一個人究竟該相信真理,還是用「愛國」兩字遮著自己理智的眼睛?"

我的意思是,那麼,
"一個人究竟該相信真理,還是用「利益」兩字遮著自己理智的眼睛?"
我承認從國家的角度的確也其實單單只看到利益兩字,不過作為單純的個人,還是應該用真理是非來探討釣魚台主權(如同您部落格一貫的風格)。個人的想法應該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或許因為沒有標準答案(所以才有爭議),不過至少各方所堅持的理由陳列出來,大家來討論比較有意義。

舉個例子來說,把這個主權爭議裡面的主角換成台灣,您仍然覺得可以用利益來看嗎? 如果用利益來看,再套用您的公式,那盡快的接受統一應該是大眾的選項了。您也提到住民自決的部分,那麼這次大選及公投的結果,您不覺得已經傾向利益,不問是非了嗎? (單指台灣與中國國際關係的部分)

是非應該還是要堅持的,如果日本錯了,即使有主權爭議,那該倒的歉該賠的損失還是應該要做的(好像已經有一些進度了對不對? 我覺得日本還不賴阿,如果是中國可能不會這麼順利,當我們跟他有"主權爭議"的時候) 而聯合號錯的部分,我要說大豆你真棒,讓我長了見識了,那"全家福"號不就... 唉,什麼時候,我們會有一個成熟的政府,成熟的媒體環境?

Pan 提到...

為什麼我這麼說,因為我認為對於「主權」,沒有所謂的「真理」,尤其是對於無人居住的小島來說更是如此。

各自主權的宣稱過程維基百科上有,但是對我而言那不是什麼特別重要的部分。說到主權,我關心的是國家的主體: 「人」,國家是為了保護人民而存在,而領土可以被當作人民生存的必要條件。因此這個領土爭議如果發生在台灣,不,事實上台灣一直有領土爭議啊,因為台灣有居住許多人民,所謂「領土」的意義自然就不同了。


對,我認為住民自決仍然是最重要的,但是我並不認為今年三月大選的選擇,代表台灣民眾選擇「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這是兩個不同的面向,我並不排斥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前提是如果我們有選擇,我們當然想擁有比現在更好的自由、民主、法治與物質生活,而不是比現在更差的。因此,成為美國或日本或荷蘭國民,都是現階段能夠讓台灣人民向上提昇的選項,而中華人民共和國顯然目前並不能夠滿足這個條件。

我認為這次的媒體完全把「撞船」跟「主權爭議」混為一談,更重要的是為了滿足人民,媒體最基本的中立也毫不在乎的破壞掉。「日本蠻橫無比,台灣守土勇士」這就是媒體給予民眾的印象,而事實上,雙方不都是為了各自認定的領土而作努力嗎?

Weijack 提到...

了解,很自然的我們有共識(媒體以及這個事件本身)也有異見,再把我的異見的部分補充一下,希望您不會覺得我在討戰才好。:-)

不知道是不是我誤會,我對您說"能夠讓台灣人民向上提昇的選項"是看選擇成為任意另一個國家的國民感覺有點奇怪。如果命題為"如果要統一,跟誰?"的話,我覺得這時候把各個國家納為選項是應該的,不過關於"讓台灣人民向上提昇"的話,個人覺得最重要的是凝聚向心力,建立主體性。如果有這個前提,大家的共識仍然認為中華民國台灣自己作為一個國家無法提供自己的國民足夠好的自由、民主、法治與物質生活,然後選擇要跟某個國家統一,而人家也接受的話,那自然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