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全世界最高的建築工地工作嗎?不,我絕對不是說台北101的頂樓,這塊工地位於我們頭頂正上方--阿爾發國際太空站,這些工人不是穿著藍色工作服,而是穿著厚重又無比昂貴的太空衣走動,這,就是太空任務。
經過了十二個月的密集訓練,四位組員登上了太空梭,在發射之前,發射主任麥克有職責判斷是否要進行或是中斷發射,由於飛行器有可能臨時出狀況,因此所有組員必需接受緊急撤離發射台的模擬訓練,包括組員必需用吊籃滑降,之後轉乘裝甲車迅速離開發射現場。
幸好沒有任何異常,發現號順利的起動主引擎,在轟隆巨響之下發現號離開地表,然後在短短的八分半鐘離開了地面,駕駛艙強烈震動,這時太空梭的控制權也轉移到休士頓太空中心的飛行主任約翰夏儂主導,當然,發射的時候一樣也有可能遇到突發狀況,組員也應此在出發前受過模擬昇空訓練。
另外一個約翰,約翰納德,是負責昇空訓練的訓練員之一,訓練員的責任就是模擬各式各樣昇空時可能遇到的狀況,讓太空人能及時因應,當然讓太空梭的發動機故障讓太空人又氣又恨,幸好他們不需要在真正的起飛遇到這種情況。
「恭喜,歡迎來到太空」,這是令人興奮的一刻,在地球上方250哩處的軌道,太空梭的組員們沒有多少時間欣賞無人少有人見過的太空風光,他們隨即就要與國際太空站接合。國際太空站是人類的前哨基地,其中的成員忙著作各項實驗、研究,探索人類進一步離開太陽系的可能性,而發現號的任務就是帶來補給與進行太空站的建造及維修。
跟太空站泊接並不像我們把車子停入停車格那麼容易,因為車子與停車格都不是正以時速一萬六千哩的高速運行著,發現號一面要拉近與太空站的距離,最後泊接卻要以幾乎零相對速度進行,否則兩者都會因此發生重大故障,當然,如同所有的任務一樣,泊接也是太空人在地面上所接受的密集訓練其中之一,訓練員當然會出一些難題考驗太空組員,不過正如同太空人所說的「我們寧願在模擬時碰到這些困難,也不願意在真正的任務中頭一次遇到」
太空站上的人已經在上面待了六個月,他們很樂意見到任何的新面孔,發現號的組員們也要在太空站待上幾天的時間,進行一些太空任務,包括操作機械臂把太空梭上的貨櫃移到太空站中。
在太空中沒有重力,移動貨物是很輕鬆的,對太空人而言,他們好像成為超人一樣,但是無重力相對會造成一些麻煩,例如上廁所,組員認為,「我們花了很多時間模擬訓練那些可能永遠不會發生,我們也不希望發生的情況,但是只花了三十分鐘學習如何上廁所,而我很確信(這個訓練)我一定用得到」
另一方面,發現號的組員要進行另一項體驗--太空漫步,為了進行太空站冷卻系統的維修,他們必須離開安全的太空站,進行航站外活動(EVA),所有的任務都需要事前訓練,EVA自然也不例外,可是地球上並沒有可以進行EVA的地點,唯一的方式是在NASA的特製大水池中進行,NASA在水池裡設置了各式各樣的太空站模型,讓太空人能在水裡進行模擬訓練,由於太空人要進行EVA的時間可能長達六到八小時,穿著沉重的太空衣是負擔,然而太空衣又是唯一保護太空人的方法,必需確保太空衣的密合否則會危及太空人的性命。
在11天後,發現號太空梭的組員,跟太空站告別準備返回地球,由於甘迺迪太空中心附近下雨,發現號的外殼並不是為了防止雨天而設計的,因此如果雨天降落對於太空梭會有損傷,無論如何,發現號隨後獲准著陸,組員們開始了返鄉之旅。
太空梭減速脫離軌道,與太氣層的磨擦帶來很大的閃光,由於太空梭沒有動力,所以可說是超音速的滑翔機,也因此著陸只准成功不准失敗,減速傘開啟,終於發現號回到了地面,任務圓滿結束。
這是一次例行性的太空任務,然而對於不曾參加過任務的絕大多數人來說,這部影片的確能讓我們身歷其境地體會太空人的生活及任務的複雜,大豆雖然花了相當的篇幅介紹,但是實際看影片卻會受到更大的震憾,請務必找時間收看哦。
不知道你是不是跟大豆一樣,也有著「有生之年能夠上太空」的夢想呢,相信那一天應該不會太遠了吧。
相關閱讀
本次太空任務的官方紀錄
國家地理頻道節目表
近期播映時間
國家地理頻道
6/18 18:00
6/19 00:00
6/19 06:00
6/25 09:0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