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16日

丁丁不腦殘--談對天線寶寶的污名化

din

自從丁丁是個人才這個條目,以原作者也無法想像的速度成為風潮以來,「丁丁」(原名Tinky Winky)儼然成為了「腦殘」的代稱,甚至被拿來作為無名小站的同義詞。老實說,個人並不喜歡無名小站,可是如果因此就要拿「丁丁」來稱呼無名小站,實在是太污辱丁丁了。

我知道很多「大人」(基本上會看得到這篇文章的應該都是大人啦)不喜歡「天線寶寶」(teletubbies)這個節目,一來這個節目播出的時間很長,頻率又高,二來這個節目對大人來說不難理解它的內容,但是步調緩慢到了極點,除非耐著性子,不然能平心靜氣的看下去的人並不多。你跟天線寶寶處不來不是沒有理由的,原因不是錯在天線寶寶,而是錯在你身上。

天線寶寶是英國BBC,針對2~5歲(甚至是兩歲以下的小朋友)提供的節目,這種年齡層的幼童以往是沒有合適節目可看的,一般成人,甚至是傳統的動畫對他們而言都太過複雜,於是製作公司Ragdoll、製作人Anne Wood和製作總監Nick Kirkpatrick針對這個年齡層的兒童提供了這樣260集的影片,(每一集會重覆播出六次),Anne Wood已經製作了五個其它類型的兒童節目,並且在國際上屢次獲獎,天線寶寶也迅速的英國,甚至世界各地得到了廣大的好評,並且有許多本土授權的版本出現。

天線寶寶因為是作給小朋友看,因此它的視角跟大人的觀點不同,奇幻的島嶼、簡單而多變的場景、有臉的太陽,都能給小朋友帶來好奇感跟新鮮感,天線寶寶另外一部分外景拍攝兒童的片段,(公視亦得到授權作了90集的本土版本),每一集的導演都必需放下身段,從「幼童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導演自己的攝影觀念,結果這個節目就換來如此大的成功。我不禁要說,天線寶寶的影響力之大,相較於哈利波特或是達文西密碼都毫不遜色。你看完哈利波特或許沒有學到什麼,但是天線寶寶對於增加小朋友的自信心、語言能力及其他能力上,都有很大的貢獻。

回到我們的主角「丁丁」,丁丁在「天線寶寶」中的介紹是「最高的、紫色的、喜歡散步、跳舞或摔跤(還拿著一個紫色包包)」,丁丁不是人類,所以也沒有關於天線寶寶「智力」的描述。天線寶寶被設定成幼童們的好朋友,他們作小朋友會作的動作,說小朋友聽得懂的話。(而且是經過審核的),如果丁丁是個腦殘,那麼所有曾經當過小朋友的你、我,大概也都是腦殘。

天線寶寶給我們下一代的影響是很大的,或許十幾二十年後,那些由丁丁陪著長大的成人們,對待天線寶寶---一如我們對待柯國隆與小甜甜(中譯)一樣,他們不會嘲笑故事裡的荒謬可笑,而是懷念年少的時代,到時候,丁丁的確是個人才!

如果我們有一點點的同理心,如果我們能夠對著自己不習慣的事物學著尊重,那我們跟某位說「看布袋戲的都是腦殘」「看棒球的都是賭徒」的主持人有什麼差別? 差別只是在於布袋戲迷跟棒球迷會在網路上狠狠的罵回去,而兩歲小朋友作不到,如此而已。

丁丁是個人才,他幫助許多小朋友一起長大,他對這個世界的貢獻比起無名小站更大,別在把無名小站叫作「丁丁小站」了,那只不過是對於天線寶寶的污辱而已。

1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經過審核,對孩童有極大的幫助?
從小沒有丁丁可以看的大家沒因此少掉什麼吧?
好奇心、新鮮感等等,不是只有藉著該節目才能得到。為何不討論因為該節目讓幼兒提早開始「長時間盯著電視看」而造成的視力損害討論呢?小朋友看這樣的節目100%不會保持應有的距離(家裡有小孩的都知道),在看丁丁(YOYO也一樣)與視力健康兩權衡下,我寧可不讓自己的小孩看。

Zero 提到...

的確是這這樣阿
丁丁是無辜的
腦殘的是無名...

再說,第一個拿丁丁作文章的的確是有夠kuso有夠經典
但第二個第三個再出來,即使好笑,個人也不是很認同...

Pan 提到...

您這麼說的話,那麼幼教節目都不用看了 XD

不過說真的,幼教節目最大的幫助就是,現代的家庭父母可能要無時無刻有人在家帶小孩,但是總不能要求家長貼在小孩身邊什麼事都不用作吧。這時候幼教節目又能教小孩又能殺時間啊~~

Cobi 提到...

我是從零足跡連過來的.

我同意zero的說法, 其實原作者的本意應不是像後來發展的那般. 網路世界本來就是充滿想像的創作空間, 各種意見的人也都存在. 跟現實世界差不多,只是在網路上由於可以隱藏真實身份,所以敢出來發聲表示不同意見的人更多.

我自己也有小孩, 也不反對讓小孩看幼教電視或天線寶寶之類的卡通. 只是在看電視方面的教育, 身為大人的責任還是要盡到教導, 包括讓孩子不要距離電視太近.

天線寶寶之所以受到小孩的歡迎, 因為它們是被設計在與小孩的同角度去看事情, 所以一句話, 一個動作都一直在重覆. 也因此, 對學習慾正旺的小孩而言, 比較容易懂及跟上.

這同時也教導大人要如何慢慢引導小孩的興趣及學習.

我自己不會覺得現在的丁丁跟腦殘是同義, 呵! 只覺得大家都很有創意, 很有自己的想法!

匿名 提到...

我是從智邦生活館連來的
個人確實也不喜歡無名
我自己也不會把無名小站稱為丁丁小站
可是我真的覺得天線寶寶很腦殘

如果說在國際上得到好評就是好的
那為什麼天邊一朵雲明明就已經獲得銀熊獎的認同,但還是會有很多批評的聲音呢?
我是否也要說:「原因不出在天邊一朵雲身上,而是出在社會大眾身上。」?
天線寶寶作給小朋友看 天邊一朵雲作給懂得藝術的人看
這都是一樣意思的

Pan 提到...

現在這個時代,所有的東西都會被人批評,愈紅的東西就愈多人批,愈批也就愈紅。 東西被批不代表本身一定有錯。

就像你認為社會大眾對於天邊一朵雲不公平,或許大家也對天線寶寶不公平吧。

匿名 提到...

天線寶寶鮮豔的色彩和簡單的文字本來就是給小朋友看的阿~!
沒事拿這種事興風作浪本來就很無聊...

覺得丁丁腦殘的人
可以去問問自己的父母
會不會覺得某些電視連續劇或政治節目更糟...

ps 用"腦殘"來形容本來就是很糟糕的文法...
用這來形容兒童節目...

by 早療社工

匿名 提到...

是阿
同樣東西一直被拿來開玩笑真是有點無聊
何況,他們是王建民版的吉祥物耶~

匿名 提到...

天線寶寶這節目腦殘?你們在看的政論節目才是由腦殘的製作人員為腦殘的大人量身打造的.
而且長時間盯著電視看是不會造成視力問題的,是光線才會造成視力問題.
在與yoyo TV一些自製節目比較下,我寧願給我小孩看天線寶寶.

TS 提到...

可我怎麼記得有研究指出看這個無益於幼童
所以才被這樣講?(當然我現在拿不出來就是了 XD)

匿名 提到...

我也看過天線寶寶無益於2歲以下孩童的報導。其實有看電視的孩童講話都比較慢啦,因為不是互動式,因此會比不看電視的小孩語言能力會差些。

匿名 提到...

我也不喜歡看天線寶寶,
可是我們家有小朋友後,
才會知道那些兒童節目的重要,
包括海綿寶寶,湯瑪是小火車..等節目,在我們看來都無聊到爆,但那本來就是給小朋友看的阿..
尤其是晚上哭鬧時怎麼安撫都沒用,都是靠兒童節目轉移注意力的!
不知道在反對什麼的人,我只能說還太嫩了!